覃宪,2009年进入快消行业,2015年创立B2b平台—蓉城易购,2017年完成数字化经销体系,成功转型为第四代经销商,建立“蓉城易购”独有的数字化经销模式。
2017年蓉城易购进入发展快车道,活跃门店近万家,一直到现在,我们在成都覆盖的门店已有42000家。

文青:蓉城易购作为B2b商城,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,经历过什么样的迭代?
覃宪:最开始蓉城易购仅有PC网页及H5页面,后来我们增加了APP及小程序。
现在我们主要是通过微信小程序与终端门店进行交互。

厂家的人长什么样?产品来自哪里?他们都不知道。
但是恰恰是他们需要更多去了解品牌,因为他们是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人。
但传统方式,都是业务员跑店,他们对品牌也不是很了解,就算了解也无法做到精准的传播。
文青:所以,直播首先是助力进行品牌的精准传播?
覃宪:是的。
覃宪: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动作。
但是我们在策划这方面的工作,而且已经有具体的思路。
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B2b的工作,通过直播我们帮品牌F直连b端,最终我们要打通toC的链路,这就涉及bC一体化的工作。
经销商就是服务的角色。作为新一代经销商,我们给自己的定位,就是做好城市的基础服务,做好品牌价值传递的基础服务。
04:数字化经销
文青:从传统的经销商到现在,蓉城易购的转型非常成功,对于那些还在思索转型的经销商您有什么建议?
覃宪:现在我们在提数字化经销,经销商转型要往这个方向去走。
经销商可能觉得数字化离自己比较远
但是现在有非常好的工具,比如小程序,它大大降低了经销商转型的门槛。从数字化层面来说,拉新、传播、直播,非常便捷。
而且有很多转型成功的案例,比如蓉城易购,我们已经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从2020年开始,我们就一直在做帮助经销商做数字化转型的事情。
文青:帮助经销商做数字化转型,这是蓉城易购未来一个发展方向吗?
覃宪:是的。
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分为三块。
第一个,服务好品牌商。
这是我们刚才一直在说的,如何更好、更快、更精准地助力品牌商传播,帮他们做b端的快速精准分销,这是成都蓉城易购的一个重要工作。
第二个,赋能终端门店。
去年我们一直宣传,上蓉城易购“更划算”,这是让门店获得差价的收益。
但是我们也在想b到C的动销,如何通过数字化让门店卖得更快,卖得更多。能不能让他们从一天卖1000块,到3000块,甚至到6000块。
第三个,就是助力经销商行业转型升级。
这也是我们刚才聊到的话题,帮助传统经销商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2020年,我们已经在西藏、武汉和洛阳三个地方,落地了蓉城易购数字化经销模式。共享成都蓉城易购全系数字化工具,帮助当地经销商梳理组织架构,搭建运营和人才体系。
让当地传统经销商在短时间内(如:西藏用了45天、武汉38天、洛阳仅用了19天)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,实现数字化经销体系运营的能力。
去年我们成立了“蓉城易购高研院”,搭建对内、对外经销商领域专属的学习型组织平台,立志将“蓉城易购高研院”打造成为经销商行业的黄埔军校。
希望更多行业内的组织,包括新经销,我们共同来推动数字化经销,培养更多数字化运营的老板、企业负责人。
写在最后:
文章的最后,说说我对直播、对bC一体化、对经销商转型的思考。
1. 关于直播
传递品牌信息、门店在线下单、双向互动沟通,“认知、交易、关系”三位一体,直播大大提升了经销商维护终端业务的效率。
不仅如此,蓉城易购邀请品牌方来做直播,在帮助品牌精准传播的同时,也强化了经销商自身的地位。
新经销在之前的文章《展望2022,经销商要关注的8个变化》里讲过,直播是经销商2022年要关注的方向。
经销商朋友们,不妨大胆尝试。
2. 关于bC一体化
目前我们看到的bC一体化案例,大部分都是比较有实力的品牌在做,经销商在这里更多是被动配合的角色。
蓉城易购给到我们一个启发,那就是有基础的经销商其实可以积极思考,主动去推动数字化的分销和动销。
这一方面可以跟大品牌打配合,另一方面也是帮助众多中小品牌去实现bC联动,多方共赢。
数字化是方向,除了等着被卷进来,还可以主动去参与建设。
3. 关于经销商转型
以上两点,都可以归结到“经销商转型”这个话题作为结尾。
你可能会觉得,蓉城易购不是普通经销商,对我有多大借鉴意义?
其实,现在各种工具的普及和应用,拉低了行业数字化的门槛,经销商不要以为数字化离自己太遥远。
普通经销商也可以利用好工具,做数字化经销,比如我们之前报道的晓餐案例(链接)。
但是,数字化从来都不止是工具的事情,它背后是理念、是组织、是业务流程的梳理和重构,核心还是人,是老板的意识和理念。
回到本文标题,“bC一体化:经销商的陷阱,还是机会?”
其实把“经销商”作为一个群体来问,是不对的。
不管是bC一体化,还是渠道数字化,抑或是未来的行业大变革,对于有想法、有学习力和行动力的经销商,永远是机会。
关键是,你是不是属于这一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