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困境,高端超市该如何转型?
自2017年以来,国内超市门店数量持续下降,降幅高达37.5%。大型连锁商超门店的减少速度更是超过了55%。 上海城市超市的全面关闭,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。这个曾经在上海高端超市领域独树一帜的品牌,如今却不得不黯然退场。 华润万家的Ole'精品超市,虽然门店数量不算多,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而来自香港的City Super,尽管早在2010年就进入了内地市场,但发展至今,门店数量也仅有个位数。 那么,这些高端超市的困境背后,究竟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? 与此同时,仓储会员店的崛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 以山姆会员店为例,它的客户群正是高端超市的主力消费者。根据山姆会员店的官方数据,其在中国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了300万人。 此外,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不能忽视。随着消费观念的成熟,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他们更加注重性价比和质价比。 换句话说,消费者希望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商品,或者在同样的价格下追求更高的品质。 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,对高端超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。 面对困境,高端超市该如何转型? 我认为,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当前消费市场,积极改变,顺势而为。 其次,价格体系的调整也势在必行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价格力已经成为商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最后,高端超市还需要在服务上做文章。 比如,提供更加个性化、专业化的服务,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。 这不仅仅是一场商品的竞赛,更是一场服务的竞赛。 总的来说,高端超市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面对挑战,高端超市需要在商品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转型和升级。 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在这个零售业的“冰河时代”,高端超市似乎成了“冰山”上的泰坦尼克,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,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了4.9万元,同比增长17.3%。
这一数字背后,是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巨大转变。
消费者现在可以足不出户,就能在全球范围内挑选商品,高端超市的地理优势和商品独特性被大大削弱。
这无异于给了高端超市一记重拳。
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议价能力,仓储会员店在商品品质、价格竞争力上具有明显优势,这对高端超市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。
根据联商网的报道,华润万家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blt,其进口商品比例高达50%-60%。
这表明高端超市在商品差异化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。其次,价格体系的调整也势在必行。
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价格力已经成为商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随着消费观念的成熟,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他们更加注重性价比和质价比。
根据《2022年中国消费者报告》,超过60%的消费者表示,他们在购物时会优先考虑性价比。
这种消费趋势的变化,对高端超市来说无疑是温柔一刀。
根据联商网的报道,华润万家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blt,其进口商品比例高达50%-60%。这表明高端超市在商品差异化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。